弥足珍贵的文化碎片:龟山窑址首次公布发掘成果

来源:温州日报

  日前,乐清市博物馆举办了“吴越遗瓷——乐清五代十国时期龟山窑址出土器物展”,这是龟山窑址发现以来的首次对外公布发掘成果,从五千多件出土瓷器中精选一百多件展出,同时首发同名书籍,展期两个月,至7月18日。


  省市联手,抢救性发掘


1.jpg

乐清龟山窑址发掘现场,探沟内三条龙窑


  乐清龟山窑址位于乐清市北白象镇乐东村龟山山麓,是乐清与永嘉交界处,西面永嘉地界也分布有窑址,是五代十国时期瓯窑较典型的窑址。龟山东临乐东溪,溪面较为开阔。乐东溪为乌牛溪(永乐河)支流,南至乐清琯头村和永嘉马道村交界处注入瓯江,交通便利。该河沿线瓷土矿藏比较丰富,山上草木茂盛,为制瓷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燃料。


  五代十国时期,温州是吴越国的重要港口之一,设有博易务,主要出口瓷器、茶叶以及漆器等。吴越国实行“保境安民”政策,但由于当时中原混战,地方诸侯割据,温州港同南方和中原的联系基本中断,对外贸易主要是对日本,“航海收入,岁贡百万”(周厚才《中国水运史丛书·温州港史》)两地交通不绝,商船往来十分频繁。龟山窑紧临瓯江口,交通便利,运输方便,在古代陆路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下,通过水路运输直接运往目的地销售不失为一种快捷的方式。如需外销日本,则通过河道码头装运,再汇集到温州港,通过博易务远销日本和其他各地。


  2007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了此窑址,2010年公布为乐清市文物保护点。2013年浙江省考古研究所专家到当地考察,根据出土器形判断,该窑烧造年代为五代十国时期。因近年当地村民建墓破坏,同时为了厘清窑址的分布范围和年代,并获取标本,2014年-2015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乐清市博物馆在北白象镇政府的配合下对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窑址分布范围约1500平方米,窑床依山而建。因客观条件所限,只清理三条窑炉(部分清理),出土了5000余件器物标本,总面积为200平方米左右。窑炉为龙窑类型,头南尾北,废品堆积层厚约5.1米。这也是温州地区对瓯窑系五代十国时期窑址第一次较大规模的发掘清理。


  种类丰富,佛教莲花造型最典型


2.jpg

器盖


3.jpg

敛口莲瓣纹罐


4.jpg

瓜棱腹执壶


5.jpg

盘口壶


6.jpg

侈口四系罐


  龟山窑址生产的产品,种类十分丰富,主要有碗、盘、罐、壶、执壶、钵、洗、盏、盏托、炉、粉盒、器盖、擂钵、甑具、茶碾和碾轮等。同时,出土了大量的窑具,有垫圈、支钉、支具、匣钵等。


  龟山窑址出土的瓷片以碗为大宗,大多釉面光洁,玻化程度好,釉色以青绿、青黄为主。口沿主要分为敞口、侈口。内底及圈足往往有6~8个松子泥点,装烧方式多为多件叠烧,少量匣钵装烧,有的釉不及碗底,部分生烧和过烧。此外,龟山窑址出土的粉盒呈子母口,盖面微鼓,直壁,胎质细腻。通体施透青釉,釉质细腻,盒盖、盒身接口处均无釉,盖面划萱草纹饰。粉盒清丽可爱,纹饰赏心悦目。图案虽不繁复,但线条流畅,婉转柔美。整体风格典雅、细腻。


  从烧造工艺上判断。这些瓷器与著名的宋代乐清瑶岙窑生产的具有“珠光青瓷”特征的瓷器存在明显的区别。经考证,该窑的烧造年代为吴越国晚期,但大量器物保留着晚唐特征,同时其生产工艺发展明显滞后于越窑。松子泥点、明火叠烧等旧工艺与垫圈支垫一匣一垫、泥条叠烧等新工艺并存。建窑方式也不同于越窑,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时代共性。生产的青白瓷产品胎色灰白、致密坚硬,施釉以淡青、青黄为主,釉层略为肥厚,匀净光润,胎釉结合牢固,与胎结为一体,经千年,亦无脱釉现象。造型多样,精致小巧的器物数量众多,纹饰多样,多采用划花、刻花手法。常见纹饰有荷花、蕉叶、垂云等。


  吴越国时期,中原战乱,但吴越国内部社会较稳定,经济繁荣,在国家支持下,原有佛教传统得以弘扬,呈现空前繁盛之势。吴越国各大主要城市内,寺塔林立,高僧云集,经幢造像繁多,佛教十分兴盛。吴越国王的崇佛政策带有强烈的功利色彩和实用目的,佛学义理虽鲜有进展,佛教仪轨却备受重视,超度亡灵、祷赐冥福,消灾避难、祈吉求祥成为佛教发展的主流,对后世佛教深具影响。对佛教的重视体现在民窑生产的各种生活用具上。出土的瓷器标本中莲花造型最为典型。莲花作为佛门圣花,在佛教经典中屡被引喻。瓯窑匠师们为了迎合统治者的意图和广大民众佛教信仰和审美情趣把莲瓣运用到青瓷之上不得不说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流行作法,也为自己烧造瓷器的销售创造了便利的条件。


  出土器物标本中有茶盏、茶碾和茶碾轮。唐代制瓷业的蓬勃发展,饮茶之风的盛极一时,都促成了这一时期茶具无论从造型、瓷质、装饰风格到工艺手法都有令人瞩目的成就。接下来的五代十国时期茶具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考古发掘中屡有发现,这时的茶具开始重视造型艺术之美,模仿自然界中的动植物形象制作精巧的仿生茶具出现在越窑和定窑的产品中。此次发掘中发现的关于饮茶文化习俗的器具,一方面体现了中华茶文化的源远流长,另一方面印证了瓯窑也生产茶具。


  龟山窑无论从龙窑的建造工艺到瓷器的文化特征,都继承延续了唐以来瓯窑瓷器烧造工艺,体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为后来两宋乐清瓯窑瓷器的大发展起到了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同时,出土的器物标本为了解五代十国时期乐清社会政治、经济、宗教文化、海外贸易等方面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研究实物。


  (图片由乐清市博物馆提供,文章来源于温州日报,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站无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