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香港巴塞尔,这里还有十大展览活动值得看!

来源:雅昌艺术网

  3月22日,2016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VIP预展盛大开幕,随着各展区现场及各画廊销售业绩的不断曝光,公众对于3月24日即将开始的正式开放充满了期待。巴塞尔艺术展举办期间,香港无疑是观展的高热度地区,为此我们梳理了期间最具看点的十大艺术展览及学术活动,供读者参考。


  【全景巴塞尔】海图带你用三种方式全方位打开香港巴塞尔


【第二届Art Central艺术博览会】


看点:2岁的年轻艺博会与4岁的香港巴塞尔同期竞技


1.jpg

建筑师设计的Art Central临时展馆


  3月21日下午,Art Central(中心艺术博览会)于香港中环新海滨拉开序幕,尽管展厅外下着瓢泼大雨,进场参观的人却越来越多。Art Central于2015年首次亮相,首届成功吸引了30000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藏家、买家及艺术爱好者入场参观。本届艺博会从20个国家当中挑选了逾100家画廊参展,其中7成艺廊来自23个亚洲城市,展出众多新兴艺术家的当代艺术作品,当中有30家画廊更是首度来港。


2.jpg

第二届Art Central现场


  艺博会总监 Maree Di Pasquale 表示:“第二届 Art Central以更丰富的艺廊阵容及特备节目,继续为本港及亚洲艺坛带来新鲜感与前瞻性兼备的当代艺术博览会。我们精选了一系列来自世界各地的博物馆级佳作,以及艺坛后起之秀的得意作品。这届有更多来自亚太区的艺廊参与,我们努力为巩固香港作为亚洲当代艺术枢纽地位出一分力。”


3.jpg

入口处,奈良美智的雕塑作品


  北京蜂巢当代艺术中心负责人夏季风接受雅昌艺术采访时谈到:“我们今年已经是第二次参加Art Central,其实像这样的博览会也不错,他们主要以青年艺术家为主,而且整体体量不大,让观众能很轻松地观看艺术品。这次整体会发现呈现抽象的作品相对偏多,而我们空间带来的作品是具象、抽象、装置等艺术家作品。”


  展期:2016年3月21日到3月26日


  地址:香港中环新海滨



【立木画廊与白立方画廊同时举办的“我哭只因我爱你”】


看点:英国“坏女孩”翠西·艾敏的大中华地区首展


  2016年3月21日, 翠西·艾敏(Tracey Emin)在大中华地区的首场个展《我哭只因我爱你》(I Cried Because I Love You)在香港立木画廊与香港白立方画廊同期开幕,展出翠西·艾敏近几年的全新创作,包括绘画、刺绣、霓虹灯和青铜雕塑等,这也是两家著名画廊首度携手为同一位艺术家同时办展。


4.jpg

翠西·艾敏:“这就是我的人生”


  《我哭只因我爱你》尖锐地唤起艺术家对生活的自我反思,强烈地表达了孤寂、性欲带来的痛苦以及离别的辛酸。“这就是我的人生,让我哭得最多的人通常都是我爱的人,而不是恨的人。我觉得我没有特别恨过谁,却总是爱得太深”,翠西·艾敏这样解释道。


5.jpg

白立方画廊展览现场呈现的翠西·艾敏作品


  被称为“坏女孩”的翠西·艾敏曾描述其艺术创作是关于“成长、时间及年龄的仪式,并简单认知到我们总是孤独”。艾敏坦诚地在作品中披露她的希望、屈辱、失败与成功,甚至是对那些模棱两可、既悲惨又幽默的作品的严厉批判。她反复以自画像、人像或裸体等经典题材创作,其作品见证着她自我发现的过程。画作看似简单直接,却是经过层层修改及重作而成。


6.jpg

立木画廊展览现场


7.jpg

翠西·艾敏的新作《Waiting For Morning》(2015),刺绣印花棉布,209 x 252.5 厘米


8.jpg

“With You I Breathe”, 2010


9.jpg

“I promise to love you”, 2010


  展期:2016年3月21日——5月21日


  地点:香港中环毕打街十二号/干诺道中500号



【佩斯香港“罗伯特·劳森伯格香港个展”】


看点:20世纪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香港首展


  美国波普艺术家罗伯特·劳森伯格在香港首次个展于3月21日登陆香港佩斯,呈现劳森伯格融合绘画、摄影、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重要创作,体现了艺术家对媒介、感知及图像处理的反复评估,同时表现出其对于图像转移的创新实践。


 10.jpg

罗伯特·劳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


  被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当代艺术家之一,劳森伯格在近60年的艺术生涯中创造出了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作为最早开始以大众图像做为制作丝网版画拼贴素材的艺术家之一,劳森伯格对波普艺术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这次展览展出的五件作品横跨上世纪70——90年代。1970年代末,劳森伯格把创作重心从表演艺术回归到综合绘画,创作出于大范围的构图中结合了布料, 转印照片及其他平面材料的《Slide》系列。


11.jpg

艺术家张晓刚(左)也出现在了“罗伯特-劳森伯格个展”现场


  1984到1991年,劳森伯格筹办了“劳森伯格海外文化交流组织(ROCI)”,这次展览中展出了该交流项目中的两件代表作品:1985年于委内瑞拉创作的《Earth Haunts》及1993年创作《Urban Bourbon》系列的作品“Around the Clock”。《Earth Haunts》以丙烯颜料与沙粒创造出一种纹理化的表面来进一步强调分层的图像;《Around the Clock》整合了艺术家以重复图像但不同手势的笔触交迭,创作出一种反映图像深度在结合两种不同金属为表面的五连幅作品中。在1986﹣1993年间,劳森伯格将摄影作品丝印到电镀钢板或镜面铝板上,同时结合三维金属物品创作《Shiner》系列。《Canine E Cane》则是该系列中的一件,根据劳森伯格于1987年在ROCI海外文化交流组织期间在委内瑞拉所拍摄的图像所创作的。与此同时,佩斯香港将于巴塞尔香港展位中展出罗伯特·劳森伯格的作品。


12.jpg


  佩斯画廊在巴塞尔现场展位上呈现的两幅罗伯特·劳森伯格的巨制非常惹眼,一幅是作于1988年的《野草莓凋零(都市波旁)》,尺寸达到490.2厘米长。


13.jpg

另外一幅是劳森伯格创作于1980年的《刺青》,长度达到244.3厘米


  这两幅作品不仅尺幅巨大,劳森伯格对于材料的运用也是非常独到,第一幅近5米长的1988年作品运用了镀锌金属板和镜面铝板上丙烯和珐琅釉,第二幅则运用了溶剂转印、亚克力纸、风向袋布料和金属。


14.jpg

罗伯特-劳森伯格  《Earth Haunts》   板上布面丙烯,沙粒  125.1X139.1cm  1985


15.jpg

罗伯特-劳森伯格  《Around the Clock》  釉面电化釉上丙烯  1993


  展期:2016年3月21日——5月12日


  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30号娱乐行15楼C



【贝浩登画廊的朴西甫个展“描法”】


看点:贝浩登画廊进军韩国的预热


  3月21日,“Ecriture(描法)——朴栖甫个展”在香港贝浩登画廊开幕,共展出朴栖甫2010年之后创作的17件全新作品。作为单色画最重要的艺术家之一,朴栖甫早在1957年便开始推动韩国单色画运动,其在首尔协助创立现代艺术家协会,推动无形式艺术。


16.jpg

艺术家朴栖甫 (摄影:Claire Dorn)


  《描法》代表了朴栖甫对单色画的毕生探求,他的创作方式和抽象技巧,近似美国的行动绘画和色域绘画,能让年轻画家表达韩国战后的悲痛。朴栖甫凭着空白图象,加上不断反思内省,最终创作出单色系列《描法》(ECRITURE),意谓“书写”,成为他1967年后,所有作品和展览的统称。朴栖甫不断手绘重复的几何图案,而非组合制作,成为一种自我净化的修行方式。


17.jpg

朴栖甫  《Ecriture(描法)No.130603》  170x230cm  2013


  在展示于主展厅的红底《描法》系列是朴栖甫今年的新作。与90年代的“黑白期”不同,2000年起,朴栖甫在重复简单图案中,逐渐加入鲜艳色彩,不再用单色画的中性色调。接受雅昌专访时,朴栖甫解释了自己“红色系列”作品的灵感来源——那是“枫叶的颜色”。 “有一年,我于枫叶最红的时候在日本福冈举办个展。在日本爬山时,我惊讶于像燃烧的火焰般的枫叶,惊觉自己太忽视大自然了,所以决定要表现红色。枫叶在风和太阳的作用下,会产生不同的变化,所以在该系列作品中,画面上中间的红色与角落的红色是不一样的。另外,2000年,我已经71岁了,对于不断变化的网络时代,一直生活于传统中的我感到恐惧,所以我想在创作上继续发展。在传统社会里,60岁退休就行,现在30岁跟不上潮流,就必须面临很大的压力,现在全世界都受到压力的束缚,我希望我的作品能起到治疗的作用”,朴栖甫说道。


18.jpg

朴栖甫  《Ecriture(描法)No.101119》  130x90cm  2010


  继香港空间后,贝浩登画廊老板伊曼纽尔·贝浩登(Emmanuel Perrotin)决定在韩国首尔开设一间占地180平方米的“办公室/展厅”,位置靠近韩国国立现当代艺术博物馆。新空间预计于今年4月28日揭幕,届时将呈现法国艺术家Laurent Grasso的个展,这次展览主打朴栖甫算是为新空间预热。


19.jpg

“Ecriture(描法)——朴栖浦个展”现场


  展期:2016年3月21日—5月5日


  地址:香港中环干诺道中50号17楼



【chi K11艺术空间的程然个展“奇迹寻踪”】


看点:程然九小时电影亚洲首映


  3月20日,香港艺术基金会在香港chi K11艺术空间进行程然执导的电影《奇迹寻踪》的亚洲首映。这部长达九小时的影像巨作关于探索和失踪的线索,同时也包括了对自然和人的思考。据悉,该片曾于2015年在伊斯坦布尔双年展上进行了全球首映。


20.jpg

奇迹寻踪开放工作室,程然,阿荣片场,北京,2015


  影片基于三个真实的故事虚构改编而来,都关于探险:一九零几年一伙英国人探险雪山的故事;70年代一个荷兰艺术家去航海的经历;2000年一群中国渔民出海,他们之间变得混乱而互相残杀。从放映形式上,程然说,他将会复古早期电影经典的放映方式,营造一种仪式感,四个中场休息时间会穿插其间,包括一个小时的片尾曲,由惘闻乐队制作,荧屏上没有图像,只有色彩,让观众自由的思考时间。


21.jpg

22.jpg

奇迹寻踪,剧照,2016


  而从拍摄手法上,程然介绍说:“它并不是一个特别观念化的作品,蛮剧情的,里面总共有超过五百个镜头,有标准剧本,有一到两万字的对白,有十个以上的镜头是超过十五到二十分钟的,我希望无论从电影语言本身,还是从艺术结构上,它都是能够超出现有标准和体制的一个作品。”


23.jpg

奇迹寻踪,电影拍摄现场,四川甘孜,2015


24.jpg

奇迹寻踪,电影拍摄现场,冲古寺,四川亚丁,2015


  展期:2016年3月20日至5月1日


  地址:香港中环皇后大道中18号新世界大厦2期8楼chi K11艺术空间



【K11艺术基金会的合作群展“骇客空间”】


看点:1位新西兰艺术家与11位中国艺术家的“对阵”


  K11艺术基金会与英国蛇形画廊合作举办的群展“骇客空间”(HACK SPACE)在3月20日亮相香港。展览由著名策展人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Hans Ulrich Obrist)及蛇形画廊策展人阿米拉·加德(Amira Gad)策展,呈现包括新西兰艺术家西蒙·丹尼(Simon Denny)和徐文恺、曹斐、崔洁、郭熙、胡庆泰、黎清妍、李燎、梁硕、陶辉、徐渠、翟倞11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


25.jpg

徐文恺,“POOR MINING”,2011,65 × 40 × 47cm


  展览以入侵空间为主题,不论是场所、领域和构架都可通过非正统的方式彻底调整以解决问题。透过非传统的组织、社会及空间布局重新定义创新内容,这种犹如黑客的山寨原理是“HACK SPACE”所展出作品之间的根本联系。从其本意出发,将黑客文化与不同背景下的创新互相比较,这次展览包涵对空间、建筑和创意实践内容提出的质疑、作假、翻转、重新定义和简化的创作。


26.jpg

新西兰艺术家西蒙·丹尼的作品


27.jpg

徐渠,“长命”,2014,30 x 30 x 208cm


28.jpg

崔洁,“停车场入口”,2014,150 x 200 cm


29.jpg

梁硕,“我的故乡1号”,2012,105 x 69 x 59cm


  展期:2016年3月21日至4月24日


  地址:香港上环永乐街33号中远大厦地下K11艺术基金会临时展览空间



【Massimo de Carlo画廊严培明个展“用一生的时间变年轻”】


看点:意大利老牌画廊落户香港的首秀


  3月21日,意大利Massimo De Carlo画廊(简称MDC)落户香港新空间的首秀由严培明个展“用一生的时间变年轻”呈现,展出了严培明最近几年创作的展览同名系列作品。


30.jpg


  画廊创始人Massimo De Carlo表示:“严培明与我们一直合作无间,他既是我们的朋友,也是我们十分敬重的画家。因此在画廊踏出重要一步之时,我们邀请严培明举办新作展也是对油画历史的致敬。”


31.jpg

32.jpg

严培明新作


33.jpg

创立于意大利米兰的Massimo De Carlo画廊


  此次进军香港也成为Massimo De Carlo画廊画廊创立三十年以来最具重要战略意义的一次布局。过去几年里,Massimo De Carlo画廊老板De Carlo始终在悄然渗透进香港这块不断发展的艺术集散地——不仅加入了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甄选委员会,同时还将他的画廊带到香港巴塞尔,从2013年首届开始,每届都不落。此次香港Massimo De Carlo画廊的开馆时间也跟3月23日揭幕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非常接近。


34.jpg

展览现场


  地址:香港中环毕打街12号毕打行三楼



【“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


看点:规模最大最全的中国当代艺术系列收藏


35.jpg

“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香港展览现场


36.jpg

展览开幕当晚,参展艺术家与策展人皮力、藏家乌利·希克


  2016年2月23日,展览“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四十年”终于来到香港,这是2012年瑞士收藏家乌利·希克宣布将他的1500余件中国当代艺术藏品捐赠给香港M+视觉文化馆后,藏品的第一次“回新家”。鉴于希克在捐赠收藏前已做的承诺,M+希克藏品展在香港之前已于2014年开始在欧洲几个国家巡回展出。


37.jpg

艺术家展望(左)与翁奋在展望作品前自拍


38.jpg

艺术家张培力与他的作品《X?第四号》


39.jpg

展览现场,皮力为媒体介绍展览


  说起香港展的不同,展览策展人、M+希克高级策展人(视觉艺术)皮力博士在接受雅昌艺术网专访时表示,这次在希克藏品的基础上增加了几年M+于2012年后收藏的年轻艺术家作品,“我们希望希克的藏品不是捐给M+就停止了,而是变成一个不断在成长的藏品体系,这个成长不光是数量在增加,也包括我们对藏品的研究和理解。”因为希克的收藏足够丰富完整,皮力选择用编年方式策展,因为“中国当代艺术之前并没有一个很完整的历史架构,所以这个展览是抛砖引玉,先把这个框架搭起来,然后需要有不同的策展人和批评家来填充讨论。”


40.jpg

香港白立方画廊总监周晓雯(中)、艺术家丁乙(右)


41.jpg

展览现场


42.jpg

方力钧《无题》1995 油彩布本 250x180cm


  展期:2016年2月22日到4月5日


  地址:香港鲗鱼涌太古坊英皇道979 号康和大厦1 楼太古坊ArtisTree



【两依藏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之英国银器珍藏”】


看点:伦敦V&A博物馆珍藏银器亚洲首展


  两依藏博物馆“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之英国银器珍藏”展览于3月21日开幕,展出由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以下简称V&A)借出共46件的古今银器珍品,其中大部份首次于亚洲展出。


43.png


  两依藏博物馆总监冯依凌表示:“我们很高兴能够与V&A合办新展,今次的策略性合作反映了两依藏博物馆一直坚守的承诺,希望将最高质的装饰艺术带予香港,让大众可以欣赏这些稀罕的对象。展览经过存细的策展,务求呈现出英国银器最深层的一方面,和当代设计对创作生态的长久影响。”


44.jpg


  展览的作品融汇古今,反映出银器于不同地域的品味和设计潮流。展览以V&A的著名珍藏——罗莎林德&阿瑟吉尔伯特收藏中,十六至十九世纪初的七件银器珍品拉开序幕,它们见证银器工艺的潮流运动、设计方向、制造技术的变化,并为现、当代的银器制作奠定基础。展览紧接着由V&A收藏的39件银器艺术品,及其最初的手绘设计草图,全部皆由当代蜚声国际的银器工艺大师打造,如David Clarke、Michael Rowe、Gerald Benney和Michael Lloyd 等。从完全抽象到极具代表性、概念化或实用性的作品,他们的设计概念受北欧式简约设计风和十八世纪花俏的洛可可风所影响,反映着英国当代银器承载的多样文化属性。


45.png


  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副管理员及金属工艺品主管Dr. Tessa Murdoch表示:“今次展览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会,让观众于11月在伦敦重开V&A Gilbert Galleries之前,一睹阿瑟吉尔伯特收藏 (Gilbert Collection) 这个私人珍藏。精选的展品包括一件反映阿瑟・吉尔伯特 (Arthur Gilbert) 品味的优雅银天鹅,还有出自伦敦著名银匠Paul de Lamerie和Paul Storr工作室的银器,和其他历史珍藏的顶级历史银器。”


  冯依凌补充说:“两依藏博物馆即将迎来开馆两周年,我们想不到更好的展览主题去记念这个时刻。两个展览同时探索银器和金属大师的技艺,体现了两依藏博物馆对设计、工艺和历史遗产秉持的信念,并反映了我们致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间的对话和对香港艺术世界的页献,为私人博物馆立下一个基准。”


  展期:2016年3月21日到8月18日


  地址:香港上环荷李活道181-199号



【“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和“沙龙漫谈”】


看点:听听藏家、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总监、传媒专业人士怎么说


46.jpg


  3月23日香港巴塞尔正式开幕后,下午时段举行的“沙龙漫谈”和“对话”活动将呈现多场轻松又发人深思的研讨活动,包括艺术家演讲及论坛,藏家、艺术家、策展人、博物馆总监、教授、研究员、传媒专业人士都在讲者之列。讨论题材广泛多样,从艺术教育至文化传媒、大型企业对艺术创作的影响到公共及私人艺术机构之间的不同角色定位以及两者的细微差别等等。


  3月23日到25日举办的“与巴塞尔艺术展对话”活动由伦敦及香港作家兼编辑Stephanie Bailey策划主持,分为艺术家对谈、公共机构与私人机构针对“建立平台”议题的讨论以及收藏家们关于“收藏的进取实践”的对谈三部分。首场便是中国艺术家刁德谦与香港M+博物馆策展人姚嘉善的艺术对谈,之后便是日本艺术家宫岛达男与香港本土艺术家杨嘉辉之间的对谈。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楼演讲厅(展览厅1A入口),免费开放。


  “沙龙漫谈”的讨论议题则更具针对性,涉及的方面也更加广泛,具体安排如下:


  3月23日(星期三)下午5时至下午6时 | 座谈会 | Hack Space


  3月24日(星期四)下午2时至下午3时 | 真艺谈 | Tracey Emin


  下午3时至下午4时 | 座谈会 | 公共版权:据为己有


  下午4时至下午5时 | 艺术教育 | 在21世纪教授艺术


  下午5时至下午6时 | 座谈会 | 资助与(不)满足


  下午6时至晚上7时 | 「艺聚空间」:认识新物料


  晚上7时至晚上8时 | 后人类状况(讲者:艺术家王郁洋、独立策展人鲍栋、纽约市立大学研究生中心特聘教授兼评论家David Joselit)


  2016年3月25日(星期五)下午2时至下午3时 | 合作的网络:在21世纪里策展


  下午3时至下午4时 | 艺评何在?时下传媒的文化新闻学


  下午4时至下午5时 | 艺廊的角色?


  下午5时至下午6时 | 混合或消失:个案研究


  下午6时至晚上7时 | 美术馆:公共、私人与两者之间


  讲者:新加坡艺术家张奕满;香港M+视觉艺术博物馆希克收藏高级策展人皮力;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香港Spring Workshop 创办人贝明湄;香港汉雅轩总监张颂仁


  晚上7时至晚上8时 | 设计人生:艺术与建设


  2016年3月26日(星期六)中午12时至下午1时 | 真实的沙漠


  巴塞尔艺术展「光映现场」策展人兼北京/苏黎世艺术实验室创办人及总监李振华与北京艺术家孙逊及赵赵的艺术对谈


  下午1时至下午2时 | Mao, Warhol and Yu: The Legacy


  下午2 时至下午3 时 | 绘制时间与空间


  下午3时至下午4时 | 地区透视:南亚


  下午4时至下午5时 | 变动的未来:帝国的孩子们


  地址: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一楼演讲厅(展览厅1A入口),需持巴塞尔艺术展贵宾卡或展会门票出席。


  (文章来源于雅昌艺术网,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站无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