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博开幕 怀想中国海文化的昔日荣光

来源:雅昌艺术网

  2016年4月24日,《问海-华光礁1号沉船特展》在南京博物院特展馆开幕,展览展示了来自海南省博物馆的“华光礁1号”考古文物。


1.jpg

开幕式现场


  “华光礁1号”是我国考古工作者在西沙群岛的远海地区发现的第一艘古船,该船是一艘南宋商船,800多年前在航行到西沙华光礁时不幸触礁沉没。2007年,考古人员对该沉船进行了大规模发掘,出水上万件文物。


2.jpg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致辞


3.jpg

海南省博物馆馆长邱刚致辞


  南京博物院院长龚良评价道:“华光礁1号”沉船遗址的水下考古发掘,是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远海水下考古,出水了沉船和近万件陶瓷器物。这些文物和南海众多沉船遗物,是沿“海上丝绸之路”线状分布的遗珍,是古代中国海外贸易的见证。


  龚良对记者谈到:“两千多年前屈原有‘东流不溢、孰知其故”的追问,今天,我们策划这个展览又一次叩问大海,观众或可借此追溯中国的海文化的昔日荣光,探寻民族未曾磨灭的海洋梦想。”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展览现场


  据南京博物院研究人员李文彬介绍,华光礁Ⅰ号从泉州港出发,船货均为南宋外销瓷,在西沙群岛沉没,说明沉船行驶在向西的海上丝绸之路航线上,前往东南亚甚至更远的地方。在华光礁的礁盘上只有木质船体的下部结构残存在水下,未见有任何上层甲板之物,所有文物非常集中。由此断定,沉船不可能是在礁盘内失事,被风浪吹入浅水区,也排除是从礁盘内航行到此的停泊的可能,应是船只在靠近礁盘盘体处航行,出现驾船或操控失误,船只被巨浪托起抬入礁盘内浅水珊瑚丛中搁浅,并造成船体破碎。


  沉船及遗址本身并无专门的文字纪年等资料,年代的判断主要是以瓷器的断代为依据的。华光礁零星出水的青黄釉器中,有一些可以确定是龙泉窑的产品,按照龙泉窑瓷器的年代分期,这些瓷器包括碗、盘等,与龙泉窑东区遗址的部分标本相同或相似,后者的推断年代大致为南宋早、中期,因此华光礁这些龙泉窑瓷器的年代也应与此相当。华光礁的多数青瓷器基本上是福建各窑场的产品,这些窑场的年代,根据考古发掘的地层年代也是南宋时期,因此华光礁1号是南宋商船。


9.jpg

青釉刻划花卉花卉纹大碗


10.jpg

酱釉执壶


11.jpg

青釉刻划花大盘残片


12.jpg

青白釉菊瓣纹小瓶


13.jpg

青白釉莲瓣纹葫芦瓶


  华光礁Ⅰ号出水青白瓷居多,青瓷次之,酱褐釉最少。器型主要有碗、盘、碟、盏、瓶、壶、粉盒、罐、钵、军持等。器物的装饰手法有刻划、模印、堆贴、雕塑等,有的还是几种技法组合于一器。主要的纹饰有荷花、牡丹、菊花、宝相花、缠枝花、折枝花、卷草、乳钉、珍禽、瑞兽、人物以及吉祥文字(如“吉”、“大吉”)等。此外,在一些器物的底、足内、发现有墨书题记还有模印铭文、纹样等。在所发现的器物中,87%为产自闽南民窑的产品,种类多、品种杂、包装成摞,另有少量景德镇青白瓷器,数量少,较精致。


14.jpg

打捞华光礁文物所用的潜水服和工具


15.jpg

海船模型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此次展览,南京博物院特地对展厅环境进行了精细布局,展厅的“脚下”为大海,“抬头”是星空,展厅中开辟出专门的一件房间设置为“隔水舱”,现场除了展示水下考古发现的瓷器实物,更兼有海洋动物标本、古代远洋船模型,航海图,以及打捞华光礁沉船文物所使用的潜水服和工具。


  (文章来源于雅昌艺术网,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站无关。)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