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专属东方的审美

2015-05-18 16:07:53来源:贺毅楠

 

 

  说田黄石在寿山石中处于“碾压式”地位,估计没什么人会反对,毕竟一次又一次的成交价格摆在那儿,而相关文献里的记载,也鲜活地划出了田黄石不断升值的轨迹。《后观石录》记载:“每得一田坑,辄转相传甑,顾视珍惜,虽盛势强力不能夺。”陈亮伯《说印》记:初入京时“每石一两,价自六两至十五两而止”,之后不久,“价至每石一两,换银四十余两”,这个阶段还是以银来计量田黄石价格的。再往后,就变成了以黄金计量,从“一两田黄三两金”到“一两田黄十两金”,再到如今黄金早就不能跟田黄相提并论,大数据时代,数据说话,没什么可怀疑的。  而说它是“碾压式”审美,可能不同人就有不同的见解,毕竟燕瘦环肥,各有所好。但我还是想说,如果真的玩“透”了寿山石,不可能不为田黄着迷。那么,田黄到底为什么这么“魔性”?我们不妨从古人与田黄的故事入手去探究一番。

 

 

  施鸿宝《闽杂记》记载:“明末时有担谷入城者,以黄石压一边,曹节憨公见而赏之,遂著于时。”

  这位“曹节憨公”是福州闽剧的创始人曹学佺,而那块压担的黄石,就是后来被尊为石中之帝的田黄。

  曹学佺曾官至礼部尚书,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和藏书家,被尊为闽中十子之首。1613年因得罪蜀王而被贬回乡,与朋友们组织“儒林班”剧社,据说便是闽剧前身。而与田黄石结缘,就在这期间。从《闽杂记》简单的记载中至少可以得到两个信息,一是在当时田黄还从未被有目的地开采过,只是被农民偶然地从田中翻出来做压担的石头而已。二是田黄确实有着令人一见倾心的美丽,即使贱为压担石也能让身为大学问家的曹学佺一眼看中,不仅掏钱买下来,还能越看越喜,以至于要追加打赏。

 

 

  随着明王朝的覆亡,曹学佺亦以身殉国,其家被清兵所抄,藏书也被一抢而空。被他慧眼识珠的那块田黄石固然不知所踪,连他与田黄石只言片语的记载痕迹也无从觅得,最终只得《闽杂记》上那一句话而已。然而他确确实实给后人留下了珍宝,不仅是闽剧,不仅是著作,还有几成神话般存在的田黄石。

  如今田黄被人尊为“石帝”,很大程度上与清代皇室对它的推崇备至分不开。

 

 

  清皇室开始使用田黄石,有记载可依的是从康熙皇帝开始。康熙有“万机余暇”和“体元主人”两方田黄石印章,并爱惜备至。雍正皇帝自己所用的田黄石印章并不多,但传说他曾赐皇弟怡亲王一对田黄对章,这对田黄究竟长什么样子,说法不一。寄园叟陈浏《说印.说田石》称:“余旧藏冰玉主人怡贤亲王田黄双凤章,古旧苍润,世无其比。”又谓:“尚谷斋有怡邸田黄六方,其两方成对者,大如皇帝之玺,上镌‘怡亲王宝’四字,狮纽极恢奇,高四寸半,图径尺四寸半,真巨观也。”

  康雍乾三代是清代工艺水平的鼎盛时期。若说康熙的特征是大气,雍正的特征是淡雅,那么乾隆的特征就是精致。相应地,这一时期的寿山石印章制作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乾隆帝御用的田黄石印章颇丰,有名的有“三希堂”“长寿书屋”“信天主人”“所宝惟贤”“乾隆御笔”“德日新”等,而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大名鼎鼎的田黄三联章,其工艺之精美,已臻登峰造极。

 

 

  至于皇室为什么对田黄如此情有独钟?要知道,并不是因为田黄石被皇室青睐了才会有名,而是因为它自身拥有出众的品质才被皇室相中。笔者以为,是因为以田黄为标准应用于整个寿山石范围的“六德”审美,与中国文人的审美观有着解不开的纠缠。

  许慎《说文解字》说:“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勰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从此,“仁、义、智、勇、洁”作为玉的“五德”,一直被想做“君子”的中国人,珍而重之地宝贝着。

 

 

  寿山石的审美,很大程度上延续了玉的审美标准。文人们在玉的“五德”标准上,拟定了寿山石的“六德”,为“温、凝、细、结、润、腻”。若是再做一次简化和归纳,可以概括为“温润”。在中国玉文化审美体系的影响下,寿山石的品评标准从来不是越透明越好,所谓“晶不如冻”,讲究的就是那种似透非透之间的微妙感。温作为形容词,含义有二。不冷不热谓之温,柔和谓之温。这恰到好处的温度,不过分锋芒的性格,恰合了国人信奉的中庸之道。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保持理性,不偏不倚,而又能坚持,这就近了君子所谓的“仁”。寿山石中,直接从矿脉开采的山坑石多少会有些“火气”,而深埋水下的水坑石光泽又有些过分冰冷,而田黄,经过泥土的浸润,有着介于二者之间,不炫不燥的内敛品格,也就难怪会为国人所钟爱。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