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镛“寸耕堂陶印展”:手起刀落 易如画沙

来源:雅昌艺术网专稿

1.jpg


  陶印的魅力从古至今,贯穿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许多石器时代文化遗址出土的大量陶器上,我们发现了刻画的文字以及纹饰、徽号等图形。当时的陶印与后来专作印信凭证的玺印有所不同,它是用泥土捏揉摔打雕铸刻划而成。而这些,都是商周玺印的雏形。近年来,许多篆刻家开始关注陶印,创作出不少杰出的艺术品。2016年1月9日,王镛“寸耕堂陶印展”将在北京杏坛美术馆开幕。此次展览是继2015年“寸耕堂题跋—天齎楼藏文字瓦当六十品展”后又一主题学术性展览,将展出王镛近来创作的陶印80方。

2.jpg

印文:澄怀 印面尺寸:50mm*40mm 材质:陶


  王镛:陶印能产生一些比石头还要粗犷奔放的东西


  “山东印人燕守谷给我拿来100多个陶印坯,以前我也搞过一点,不多,因为受条件限制。现在有现成的,就激起我的兴趣了。另外,我有十多年没有刻印了,因为眼睛有一段时间不是很好。后来不知为什么,眼睛又好起来了。最近我就弄了一批,选出80方准备出本印集。”

3.jpg

印文:寸耕堂 印面尺寸:40mm*30mm 材质:陶

4.jpg

印文:寸耕堂之印 印面尺寸:60mm*60mm 材质:陶


  在此前的一次采访中,王镛称陶印跟石头是有一些区别的:“陶印其实古代就有,但是古代的陶印很少登上日常印章的实用,往往出土的是一些随葬品。也有一些作为日常使用的,但范围一直都不大。因为它受制作等多种条件限制,在古代更是这样。这些年来,许多中青年篆刻家都挺关注陶印的。陶印跟石头是有一些区别的,陶印在没烧之前的泥巴上刻起来质地很松,当然不是省力的问题,它能产生一些比石头还要粗犷奔放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说,陶印其实也可以制作很细腻的东西。因为陶印分好几种土质,比如粗陶土、细瓷陶土、紫砂等,刻起来感觉都很不一样。我认为陶土没有很特殊的地方,只是材质上不一样,如果在创作中能把握住它的特点,就会产生一些在石头上不太容易出现的效果,特别是出现写意的效果使用陶土更加容易一些,如果刻特别工整的东西则没必要用陶土。最近好多地方都搞过陶印的展览,以后做陶印的可能还会有不少人。当然,它也有其缺点。比如刻石头印吧,刻完一个马上就能看出效果。但陶印不行,不能刻完一个马上就去烧,要等刻完好多个才能去烧,这也是它的一个局限性吧。同时,陶印用起来有时也会出现不理想的效果。由于质地较松,蘸完印泥后,印泥能吃进去,然后就会影响钤盖的效果。用完后擦洗也较费劲。还有,若温度高时,有些陶土会化掉,就会粘连字口,影响字口的粗细变化。”

5.jpg

印文:寸耕心迹 印面尺寸:45mm*45mm 材质:陶

6.jpg

印文:古并州晋祠人 印面尺寸:45mm*50mm 材质:陶


  王镛篆刻创作“心路”:并不是一挥而就


  王镛,别署凸斋,鼎楼主人,一九四八年三月生于北京(祖籍山西太原),一九七九年考取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李可染、梁树年教授研究生,攻山水画和书法篆刻专业。


  此次“寸耕堂陶印展”的展览介绍中写到:“王镛刻印,并不是一挥而就,而是反复审视向背、轻重,先生动刀前反复写稿,多方选择,至极细微的地方都做到心中有数。”此前有不少评论家称其为当代中国最具影响力的篆刻家之一。

7.jpg

印文:会心不必在远 印面尺寸:55mm*55mm 材质:陶

8.jpg

印文:金石大寿 印面尺寸:45mm*44mm 材质:陶


  少儿时代的王镛就开始学习字和画。到了12岁那年,父亲带他去看“徐悲鸿、齐白石、黄宾虹遗作展”,回来想学刻印,一动手特别上瘾,很快就能“创作”了。到了14岁那年,王镛考上了北京少年宫金石书法组和国画组,第一位启蒙老师是刘博琴先生,在老师分析讲评下,王镛进步很快,作品当年就入选了“首都书法篆刻展”。


  几年后王镛下乡插队,去到了在内蒙古,那时也常有写写画画的机会,但篆刻基本停了。六年磨难,使他得到了历练。回京后任中学美术教师,那时的他较强烈地想探求篆刻的个性风格。

9.jpg

印文:乐天知命 印面尺寸:46mm*44mm 材质:陶

10.jpg

印文:蔆花堂藏 印面尺寸:50mm*50mm 材质:陶


  1979年,中央美术学院李可染、李苦禅教授首次分别招收5名山水、花鸟画研究生。王镛在数百人报名者中“突出重围”,获得了山水兼攻书法篆刻专业唯一的研究生名额。“与今天的情形不同,我当时甚至没见过导师的照片,纯粹是‘碰’机会,且5名山水研究生,只招一个兼攻书法篆刻的。考生中大多数是艺术科班出身,我不行,我只能以同等学历的身份报名。如果只考山水,我肯定没戏,好在我是“野路子”,自学中什么都摸过,包括素描、油画等。文化课得分更高,居然被录取了。”王镛谈到。


  导师李可染先生的人格魅力与艺术理念,给了王镛深深的震撼。副导师梁树年先生,擅诗文,亦擅篆刻,格调很高,对他也产生了很大影响。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后,王镛首先搞清了创作方向的问题,坚定了他忍耐寂寞,面对孤独地去发现、去创造的信心和决心。

11.jpg

印文:且饮墨渖一升 印面尺寸:60mm*60mm 材质:陶


  谈到刻印、钤印的创作技法,王镛称自己大概是属于“综合”类的:“我一般在动刀前反复写稿,多方选择,至极细微的地方都做到心中有数。我认为印章与书法相比,不同处在于空间太小,必须毫微相较。如果准备不足,仅凭激情冲动,急就而成,容易失误。当然情急之中出于意料之外的偶然效果,其美妙也是无法事先‘设计’出来的,这也是中国写意类艺术的闪光之处。为兼得二者之长,我在动手刻时,努力放松下来,不再去顾虑具体细节,只关注整体的表现,放刀直干。其实写得再好也不能完全体现刻的效果,因此刻的时候需要随机生发。这样,就避免了把‘刻’沦落为对写的‘摹刻’,从而把思、写、刻及拓视为一个完整的创作过程。最后,有时是达到写的大致预想效果,有时是面目全非,却有意外收获。总之,我想把理性与激情统一起来,做到经意之极,效果是似不经意。李可染老师回忆说,白石老人对他讲:我在画上常题‘白石老人一挥’,你别信,那是给外行看的,其实我是用写楷书的方法画大写意。这句话对我启发很大。激情如果没有理性的支撑,则不会持久,也容易失‘度’,理性若无激情的引发,则会僵板,丧失灵性。大写意类作品,表面粗枝大叶,粗头乱服,但是给人内在的艺术感受更应细腻。这是大写意风格的迷人之处,也是误人之处。印毕竟不是书,起码不追求书法的时序性与一次性,所以我不一概反对‘修饰性’技法。原则上,一是尽可能少用,二是最终艺术效果是自然无饰的。”

12.jpg

印文:时得一二遗八九 印面尺寸:58mm*56mm 材质:陶


  王镛篆刻艺术:刀笔之外意盎然


  通过崔自默《王镛篆刻艺术漫谈》一文,我们可以了解到,王镛篆刻创作在章法、篆法和刀法上既能领略传统的精华,也已注入自我全新的个性:“在章法上,王镛汲取了古陶刻、玺印、封泥、砖文等构图之长,更注意边款的变化,圆多于方,与印文融洽和谐。对刀法,王镛可谓别有会心,在《人生何处不相逢》一印边款中,他说,‘单刀白文难在圆厚’,此言可谓中的。王镛的单刀,比之齐白石的爽利多了几分圆厚,比之吴昌硕的圆厚又多了几分爽利,且变化多端,如《古昔以上谁所宗》、《令辟堂》、《金石永寿》诸印。”

13.jpg

印文:凸斋 印面尺寸:36mm*30mm 材质:陶


  也正如文中所述,对于王镛篆刻的细腻耐读之处,往往被其外表的朴厚之气所掩盖,常人难以体味其佳处:“王镛作印,精心打稿,屡而不厌,直至满意方操刀。这一点,只从印面上分析恐难获悉。所可称奇者,王镛在操刀上石之际,虽一派赫赫凌爽,但印面上的细微崩破之处,也常是在他的有效控制之下,若与底稿设计比较,竟相差甚微。得于心、应于手、合于刀、成于石,其功力之深厚,真如郑匠之运斤矣。由此可见,王镛的粗豪大气,并非一味使来,其中有度存焉。在《大盈若冲》一印边款中,他说:‘悠肆较之工整一路头绪多多,更须经意,而其可观之处,却在若不经意。’若不经意,实还是经意的,可惜常人难以察觉。”

14.jpg

印文:仰兆居收藏章 印面尺寸:45mm*45mm 材质:陶


  如今,王镛作为富有独立见解和开拓精神的艺术家,在诗、书、画、印四方面均有较高造诣,以此独标一格,自成一家者并不多见。在此次“寸耕堂陶印展”的自序中,观者亦可领略到王镛立意高古、粗犷质朴的书法艺术。


  自序


  文/寸耕堂主

15.jpg

17.jpg

18.jpg


  篆刻一艺,于方寸之间,耑求精工,毫厘必较,未免耗损精神,尤伤目力。于是自庚辰岁始,余乃决计藏刀,不复为。阅十有余稔矣。然于铁笔一道,沉浸日久,笃好弥深。所喜近来老眼转明,适有山左守谷弟赠陶印坯百方,令余旧癖再萌,跃跃然故技重拾也。盖以陶制印,古已有之。持昆吾之刀,施于垩土陶坯之上,手起刀落,易如画沙,畅快何之!遥想周秦两汉,尚无纸张印泥,赏印唯见于封泥。而封检之事,后世久废,至晚晴封泥实物始有出土。静安先生云:『窃谓封泥与古玺印相表里。』诚哉!查二者印文阴阳恰得其反也。而数百年来古印谱,多不附封泥,可谓只见其表,不知其里,与古人之初衷大谬也。故余不惜劳烦,每印皆翻制封泥。


  拓成,觉古趣烂然,溢于几案,大有意外之慨焉。去岁刻毕,今夏烧制于东山书院。归来检点,计得陶印八十方。辑成付梓,以公同好。非借以或邀许可,实所以酬我知己也。


  时在乙未伏月记于寸耕堂上


  (文章来源:雅昌艺术网)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