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趣·意象·意境 ——林清卿薄意雕刻艺术大展下周即将启幕

来源:唐公子
  林清卿是福州西郊观前人,当时正是寿山石雕“西门派”发展到鼎盛的时期:潘玉茂及其兄弟创立了“西门派”的雕刻风格,以雕刻印章、书房小品为主,作品古雅深精、品位高尚,极符合文人的审美趣味,因而一度成为寿山石雕中颇为盛行的一派。
 
 
  林清卿从小生活在“西门派”发祥地凤尾乡,周围云集了众多的寿山石雕刻艺人,他们不仅职业化程度高,而且其中还有不少技艺高超的名工良匠,林清卿受到这样的艺术环境的熏陶,少年时便拜著名雕刻艺人陈可应为师,潜心学习寿山石雕刻技艺。他的雕刻老师陈可应极擅长雕刻“竹节”并以此闻名,常在圆雕的大竹节的表面进一步浮雕几枝细竹枝或者竹叶进行点缀,此外,陈可应还擅长在印体周围作山水花草一类的浅浮雕作为修饰,为林清卿后来成熟的薄意雕刻风格打下了基础。
   
 
 
  但当时的薄意雕刻过于拘泥于某些固定的图式,刀法僵硬、面目近俗,或许正是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已初具声名的林清卿突然放下雕刀专注向榕城绘画名家学习中国绘画,几年之后方才重拾刻刀继续他的寿山石雕刻之路,其后林清卿只专心薄意这一雕刻技艺精进,而“再度出山”的林清卿大胆地吸收了中国画立意构图的成分,以刀代笔,在寿山石上展现画境,颇得文人画之精神意趣,甫一问世便以获得当时的收藏家们的认可与喜爱。
   
 
  从相石上看,林清卿擅于利用石材天然的裂痕、筋格、砂钉等瑕疵,将它们融于自己的薄意布局中,成为画面的一部分,自然而极有新意,可谓天衣无缝,这是前人固定布局图式的“薄意创作”所远不能及的。同时,林清卿对于巧色的运用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潘主兰在《寿山石刻史话》中称赞林清卿的取巧“纵使名画家赋色,恐怕也不过这样。其他作品如菡萏、蔷薇,能别饶风趣,人物、山水、虫鱼都能出其新意,在作者好像不经意的随便勾剔,好在妙造天然。往往一石刻成,人们争相摹拓去,以资模仿。”
   
 
  这里,又涉及到林清卿的薄意题材,林清卿的薄意涉及题材广泛,从花鸟鱼虫,到山水人物,无所不包,且各有其特色。张幼珊的《寿山石考》评述道:“薄意以今侯官林清卿为著,尝为余谈。以花卉为最。难妙在善配巧色石盖。能于杨周外独出心裁,细至枝叶络脉,花靥蕊须。勾勒如生动,渲染若天然。虽数石合刻,气体一贯,无差累铢。次则山水,以意为之。取其神远,米家之泼墨、维摩诘之画中有诗,无以复过,又次则人物,剔透为精。”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林清卿最擅长刻花卉,妙在天然趣味,栩栩如生,流露出了清润优雅、耐人寻味的气韵。林清卿的巧色运用在花卉作品中表现得最淋漓尽致,点点巧色如同工笔花鸟画中的颜色渲染,又仿佛天然的花卉色彩。另外,“细微处见工夫”,林清卿的花卉薄意中,嫩枝叶脉、花瓣花蕊无不交待分明,绝不含糊而过。
 
 
  其次的林清卿山水薄意,则融入了中国绘画中的“神远”意境,颇有米芾、米友仁的泼墨山水之风。即注重天真平淡、不装巧趣的趣味,以“烟云雾景”为主要题材。林清卿的薄意山水,总有一种属于江南的“湿润”气质,柔和舒缓,“笔墨”韵味浓厚悠长,尤其适合置于掌中细细把玩、品味。
 
 
  最后则是林清卿的人物薄意,张幼珊仅以“剔透为精”进行概括,实际上,林清卿的人物薄意亦十分生动可亲,人物造型常常仅寥寥数刀就完全勾勒出其身份地位和性格特点,有的人物并不刻画五官,观者却能够从他的姿态中感受到人物的神情与心理活动,尤为绝妙。
 
 
   
 
  总的说来,林清卿的花鸟薄意灵动活泼充满意趣,人物薄意以形写神,神态细腻,意象丰富,山水薄意深邃悠远,意境超然,极大程度上突出了文人式的审美趣味,不再是以往单纯的工艺美术品,而充满了动人的艺术感染力。
 
 
  从刀法上来说,林清卿的作品刀法老辣流畅、准确精到,最富笔墨之灵趣,在他的作品中,处处可见中国绘画、书法的用笔感,线条无论是舒展还是顿挫,都显得自在而自信,极尽完美。刻刀游走石面的线条方圆之间对比强烈,运刀举重若轻、时缓时急,随心所欲,精妙至极。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