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不尽的将军洞,爱不尽的芙蓉石

2015-04-21 10:02:03来源:唐颖

 

  藏友们应该还记得去年东南秋拍“尚臻”专场中的三枚由郭祥忍创作的将军洞芙蓉石钮章吧?它们一共斩获了高达185.15万元的成交价,尤其是将军洞芙蓉石蒲牢钮章,纯白细腻,令人爱不释手。前几天小编的微信朋友圈又被今春东南即将上拍的两枚将军洞芙蓉石刷屏了,它们不仅与去年那件蒲牢钮章同料所制,更是郭祥忍的同时期创作。这一下,文化网微信后台可就留言不断了,大家纷纷表示“快剧透”、“上点大图看看”……
  将军洞芙蓉石为何能够引发这么大的轰动?它和其他芙蓉石有什么不同?这两枚“宝贝”究竟长什么样?今天小编就送上高清大图,为大家揭开它们的神秘面纱~
 
质润姿温将军洞
  随着海外寿山石精品的不断回流,过去几乎已经成为“传说”的将军洞芙蓉石,正逐渐进入寿山石收藏者们的视线。从前几年的“芳踪偶现”,到去年数度掀起的竞拍高潮,将军洞芙蓉石这一寿山名品似乎从现身拍场之日起,一直都是业界津津乐道的热点话题,更是寿山石拍卖市场中最为引人瞩目的焦点之一。几乎所有寿山石资深藏家,都不约而同地对将军洞芙蓉石表现出了不亚于田黄的青睐,而连续被打破的将军洞芙蓉石成交纪录,也正以最为真实的数据证明了这一点。那么,将军洞芙蓉石为何能够引发如此集中的关注与期待?它与其他的芙蓉石究竟有何区别呢?
 
 
  将军洞芙蓉石与寻常所称的芙蓉石自然有所不同,否则人们也不会特意冠以“将军洞”之名。按照记载中描述,将军洞芙蓉为芙蓉石中质地最佳的品种。清代将田黄、白芙蓉和昌化鸡血石并 称为“印石三宝”,又把田黄与白芙蓉并称“石帝”“石后”,据后人推测,也正是这种芙蓉。“将军洞”在典籍中有确凿的坑口开采记载,其地处加良山顶部,开掘于清初,原名“天峰洞”,后来被某将军霸占了开采权,更名为“将军洞”,大量开采,乾隆年间,矿洞塌陷,将军洞芙蓉遂不再产出。在原矿洞沉寂了百年之后,八十年代初,石农在塌陷的将军洞原址上重新开凿了洞口,辄又出产了一批芙蓉石,这就是我们当下所能见到将军洞芙蓉石。新采的芙蓉石之所以仍用“将军洞”命名,除了它确实是原址开采、与旧矿洞同属一脉这一原因之外,更为重要的原因在于,这批新“将军洞”芙蓉石具有寻常芙蓉石不能相提并论的美质,使我们能够轻易将其辨识而出。
 
 
  首先从观感上来说,将军洞芙蓉石的色泽尤为厚重,白者纯净如凝脂,仿佛上好的羊脂白玉,色感端庄大气,俨然有“石后”的典雅风范,高兆《观石录》中有“洁则梁园之雪,雁荡之云,温柔则飞燕之肤,玉环之体,入手使人心荡”一句,形容白色将军洞芙蓉石可谓恰如其分。而巧色的将军洞芙蓉,其红黄等色彩往往因石质的细腻而显得尤为明艳,其打磨之后光感较之其他芙蓉石而言亦更加强烈。
 
 
  其次,从触觉上感受,将军洞芙蓉石结构紧实、质地老结。芙蓉石已是寿山石中密度较大的品种,而将军洞芙蓉石的密度比其他芙蓉石更大一些,握于掌中分外坠手,给人以沉稳的感觉。抚摸把玩时,其细腻的特质显得尤为突出,触手生温如同肌肤一般。因质地的紧密老结,以将军洞芙蓉石雕刻薄而平的镂空纹饰,以手抚之,则有铿然的金属之声,这是手指与石材表面的摸索所引发的共鸣,亦只有质地致密、毫无丝微裂隙的将军洞芙蓉石才能够有此金声玉振般的悦耳共鸣。凝结的质地也赋予了将军洞芙蓉石特有的坚韧感,以刻刀雕琢时,石屑黏连,绵长若刨花状。当然,较之同样质性坚韧的旗降石而言,将军洞芙蓉石的质性更为润泽,当得起“质润姿温”的美名。
 
 
  总而言之,将军洞芙蓉石天然所拥有的纯净、致密、老结的美质,使得它具备了其他寿山石乃至寻常芙蓉石所没有的特殊观感、手感和声感,并可以直观地感受到,因此令它从中脱颖而出,成为了能够与“石帝”田黄齐名并称的“石后”。正由于新采的将军洞芙蓉石依然保有这样一份独特的优异质感,它的确不负自古流传至今的“将军洞芙蓉石”的美名。

点击排行